在上一篇,我写了贪婪的 PLTR的CEO — Alex,但是我总是觉得,也许是我的格局不够大,无法真正理解他的鸿鹄之志。碰巧,最近他出了一本书,是和他的法律顾问Nicholas W. Zamiska 一起写的。秉承着我的一贯的“书非借不能读也”的理念,我向当地图书馆推荐了这一本书,很快就获得了批准,在我借阅之后,其他读者也纷纷排队,所以我只有21天的时间来读它。如果在21天未能读完,就得还回去再排队来借阅。
废话少说,言归正传 (插一句不相干的话:我在听英文Podcast的时候,博主经常会在白呼几句之后后来一声 without further ado, blah blah,是不是也有这个意思?如果我理解不对,欢迎读者指教,谢谢) 从这本书来看,Alex的确有他的鸿鹄之志:他要改变西方现在贪图享乐,颓废堕落的世界观 (至少这是他的观点)。
这本书共分四个部分:
软件世纪
作者回顾了一些美国高科技发展的历史并得出一个结论:21世纪是个软件世纪,尤其是人工智能的时代。尽管外界都说英伟达是个硬件公司(提供先进的GPU),但是黄仁勋反复强调英伟达是个软件公司。在现在美国领先的头部公司,几乎都是软件公司:微软,谷歌,苹果,Meta 等等。
第63页:
Palantir builds software and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capabilities for defense and intelligence agencies in the United Stats and its allies across Europe and around the world
他们的软件系统是不卖给中国的,只卖给美国和它的盟友。Palantir 就是美国公司中的一股清流(作者站在美国的角度并自夸一下)。
美国精神世界的空心化
在Alex看来,硅谷大佬们都无所作为,只顾做一些迎合消费的产品,而不关注那些真正关系到社会安全与福祉的项目,他在书中写到:
前言:
Silicon Valley, meanwhile, turned inward, focusing its energy on narrow consumer products, rather than projects that speak to an address our greater security and welfare.
第 50页:
In 2022, YouTube made $959 million from advertising that was targeted at 31.4 million children under the age of twelve. Instagram made $801 million in a year from that same age-group
他把 Lost Valley 作为全书的第一章, 主要批评那些硅谷大佬把精力都放在广告,消费的事情上,他们只会做一些网上购物,分享图片,社交等大众娱乐的项目。同时,他也毫不客气地抨击花街的大佬只知道贪财享乐,把国家的安危抛到脑后。2020 年 8月,Palantir 的总部从硅谷迁移丹佛,远离硅谷和花街,用实际行动来表达自己的观点。
在这里,我不得不强调一下,Alex是个把中国当敌人(对手)的人。在西方,有些人是反对共产主义的,但并不反华。然而,Alex则不同,他认为中国是美国的主要对手,他目前的所作所为就是要美国政府遏制中国的发展,尤其是在军事力量上的发展。他的管理团队里的CTO名叫 Shyam Sankar的 ,通常这个职位的人是负责技术的,但是他和Alex有这共同的政治理念,他日常忙乎的并非技术,而是经常用夸张的方式向外界宣称美国在军事上已经落后于中国了,真是“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Palantir 的营收的半臂江山来自于美国政府,估计这是他们争取政府资金的一种方式。
另外,他认为美国的大学也堕落了。不论哪个国家,大学生就是国家的未来。因为大学生做为一个整体,就是国家的精英。除了政治观点外,作者认为当代某些大学生没有担当,例如去年(2024年)美国的许多大学生上街游行反对以色列并支持巴勒斯的的时候是蒙面的。在面对记者采访的时候说:如果暴露身份,可能会影响自己的未来,比如就业等。作者自己当然是支持以色列的,但是更重要的是,他认为你要为自己的理想付出代价,不然那就不是真正的理想。Palantir从2003年创办以来到2023年初,大约有20多年的时间是同时不被硅谷和花街理解的。但是他们从一而终,不忘初心,直到去年才被很多人接受。
工程师思维
这一部分的内容和我开始阅读之前的预判有很大的不同,当我看到The Engineering Mindset的时候,我只是想到Palantir公司是以工程师为导向的,管理结构应该是扁平化管理。的确,Alex 强调过他们是扁平化的,甚至大家在内部都应该是平等的,但对外需要和社会对接,有些人一定是要有个职位的,例如他自己对外就是以CEO的身份出现在大众面前。
但是,开始阅读这部分的时候,感觉好像这部分的内容不属于这本书。起先,他用 Martin Lindauer 的蜂群传递信息的实验和 Giorgio Parisi 对欧椋鸟的观察来阐明在动物界的去中心化的管理。在侦察蜜蜂发现了新的筑巢点后,它们飞回到蜂群中,开始用跳舞的形式来传递信息给其它蜜蜂,然后它们就会集体飞向新的地方开始修建家园;同样,一群欧椋鸟飞行的时候,里面的鸟们总是跟随外围的鸟的飞行轨迹,外围的鸟由于所处的位置,它们的作用和侦察蜜蜂类似,它们总是最先获知外界的真实情况。
接着,他又讲述了英国剧作家和导演 Keith Johnstone 即兴剧场的故事和 Solomon E. Asch 的从众实验。 所有这些,都是为他们公司的软件系统之所以在阿富汗战场上应用做了铺垫:911之后,美军在阿富汗经常遭受简陋的人造地雷的袭击,每年大约有上百名军人的牺牲,其中也有海豹突击队员这样的精英战士。阿富汗的游击队制作这些地雷的成本极低,大约300美元一个,但是为了排除这些地雷,美军要耗资25亿。为了高效地排雷,在一线作战的基层指挥官发现了Palantir 系统的实用性。由于美军的官僚体系,这个信息很难传达到军队的高层。
后来,Palantir 告了美国军方,并且赢了官司。这个也是很少见的,想象一下,一个还没有盈利的公司去告自己的最大的客户?从事后的角度来看,这个方式是不是简洁有效?当然是,尤其是在美国。
重建技术共和国
这部分是本书的点睛之处,也是Alex的抱负所在。和上一部分一样,作者并没有直接倒出自己所要讲的主题,而是用一些相关的故事来逐步引导读者进入正题。
关于政要人物的薪水是否足够,本书举了两个很好的例子:海军上将(Hyman G. Rickover)和美联储主席(Jerome Powell)故事。作者的观点是显而易见的,这些人如果在私营企业工作,以他们的能力可以获得几十倍甚至数百倍于他们在政府部门的收入,相比之下,他们在政府的工作近乎做义工。那么到底是什么来激励他们这么做呢?是卸任后来利用在职所积累的声誉来变现吗?还是别的?
Hyman G. Rickover 是美国的海军上将,号称是美国核动力潜艇之父,后来卷入了通用动力丑闻。
A Navy Ad Hoc Gratuities Board determined that Rickover had received gifts from General Dynamics over a 16-year period valued at $67,628, including jewelry, furniture, exotic knives, and gifts that Rickover had in turn presented to politicians.
他在任期16年间总共收从通用动力收到了价值$67,628美元的例如,平均每年4000多,其中很多是不值钱的家具,小刀之类的。据他本人说:很多礼物都转送给国会议员:
第185页:
Rickover admitted to accepting the gifts and said that many were passed on to others in Congress who supported his efforts.
这样的话,就可以理解这位将军的良苦用心了。他自己也许是清高的,但是社会是复杂的,他为了实现他的崇高目标(建造核动力潜艇),需要使用一些世俗的手段。
关于海军上将的故事,我不由得联想到一个阿汤哥演的一部著名的电影 A Few Good Men 中的在关塔那摩当土皇帝的上校,他本来有着光明的前途,但是又偏偏倒在黎明前。
当然,我是非常同情那个死于潜规则的叫圣地亚哥的小士兵。但是,古人云慈不带兵。如果没有严格(有时候近乎残酷)的管理,军队是没有战斗力的。当然,这个上校没有那个海军上将的运气好,或者说是他没有积累好人缘,并且当土皇帝习惯了,养成了傲慢的作风,甚至在军事法庭上还藐视法官,这不就是自作孽,不可活吗?虽然是电影艺术,它也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一些事实。这些出生入死,为国立下汗马功劳的将军们,是不能居功自傲,把自己置身于法律之上的。
这的确是一个难题。新加坡的李光耀用高薪水养廉,在2007年,部长级别的高级官员的年均收入可达126万元。但是,在美国这种体制的国家,是很难实现的,这是个现实问题。如果公务员收入太高,纳税人是要造反的。所以,很多有才干的,想发财的人会到私营企业去打工(或者创业),像Alex这样的,五年兑现31亿美元,没有人管得了的,就算从2003年算起,不算PLTR上市前他的收入,平均每年也超过1亿美元。这么来说,美联储主席鲍威尔的19万年薪的确和他所担的责任极不相符。
P179
… … Rubenstein, co-founder of the Carlyle Group with an estimated net worth of nearly #4 billion, asked Powell a seemingly straightforward question: “What is the salary of the chairman of the Federal Reserve Board?” Powell smiled, barely betraying even the slightest discomfort, and responded that his annual salary was roughly $190,000. Rubenstein then ventured further, asking Powell, “You think that’s a fair salary for the job?” Powell replied, earnestly and plausibly, “I do.” … …
所以,作者很推崇李光耀的做法,在这一部分他用大量的篇幅来介绍当年新加坡从英联邦和马来西亚独立出去的过程中经历的种种磨难和高度智慧的解决方案。所以,他认为虽然美国现在综合实力仍然是世界第一,但是已经不是遥遥领先了,中国很接近了,甚至在某些方面已经领先。美国现在需要从梦中醒来,用技术手段来重新建立美国的价值观和国家安全。这个就是Palantir现在正在做的事情,希望有更多的技术和资本大佬都加入到这个行列来。
这本书的逻辑思路非常清晰:回顾历史,发现问题,找到方法,解决问题。就这么直接了当!
注: 本文是我通过看了一本书(到目前为止,这是Alexander C. Karp 出的第一本书,在第219页中 … His guidance, particularly for two first-time authors, was critical. )和在网络上看他的访谈等资料总结而成的。显然,这些都是他的思想和观点,并不是我自己的。因为去年我投资过一些Palantir的股票,同时,在做尽职调研的时候,发现Alex这个人比较与众不同,所以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希望我能通过这些公开的资料对他有一个全面的了解。Palantir 这个公司的前景非常广阔,但由于Alex疯狂抛售股票的行为让我对这个投资标的产生了恐惧,在今年三月就清空了事。但是,发现一只优秀的公司并非易事,并且,我觉得Palantir的成长空间非常巨大,就算现在在股价创了历史新高,在未来可能还在山脚之下。然而,我面对Alex的行为,又非常纠结,我还需要时间来充分理解所有相关的事情。在没有真正理解之前,我是没有信心再次买入这个公司的股票。

当然,我们不能仅仅凭作者的一本书来判断他的雄心壮志,在去年购买PLTR股票之前和期间,那个时候这本书还没有出版,我从网上阅读了一些他的资料:
特别的发型,据说有些人因为喜欢他的发型而买了PLTR的股票
运动达人,喜欢游泳、滑雪、武术,甚至太极 , 擅长射击
不会开车,据他自己说:“年轻时太穷,后来太富”。 这个我不太相信,他出生在富裕的家庭里。一生下来就不愁吃穿玩乐的人,怎么会太穷,也许他的穷的定义与众不同。我们来看看他的上学路径,一个穷人家的孩子怎么会学这些东西:
从2003年开始合伙创始Palantir以来,22年如一日地当CEO,并且没有任何退出的迹象。在我看来,这个是个十足的加分项。能做到如此的人,我知道的不多:英伟达的黄仁勋,Meta(Facebook)的扎克伯格 。但是一个哲学博士做到一个先进的科技公司的CEO这么多年,此人估计是独一份。
政治观点鲜明 —— “一个毫无羞耻地宣扬西方力量的技术民族主义者” (好像是时代杂志对他评价)。尽管我不同意他的某些观点,但是比较欣赏这个人的个性。其实,你在他的公开表现中可以看出,他和他的公司做事常常简单粗暴,直击本质,从不拖泥带水。估计也是这个原因,他得罪了很多人,估计也是敌对势力要猎杀的对象,所以需要极强的安保措施,据说他雇佣前海豹突击队的队员作为保镖。
他自认为是左派人士,在美国支持民主党;和他的创业伙伴Peter Thiel 正好相反,Peter是支持川普的,我有时候想:如果没有Peter的支持,川普在2016年不会当选总统的。有人猜测,这个公司的最高的两个人一直支持民主党,一个支持共和党,那么在政治上可以左右逢源,毕竟公司有一半的收入来自政府。
他最近估计是对民主党极度地失望,宣传自己是独立人士,尽管对民主党也非常忠诚,也许是被民主党拴住了(… I felt really tethered to the Democratic Party… 他的原话)。事实上,他已经支持现任总统川普的很多行动了,例如遣送非法移民等,但是他骨子里并不喜欢川普。
还有很多,就不一一列举了
总之,他是一个有远大志向的人,只是愚笨的我没有完全理解:一个一边批评卖出PLTR股票的投资人,一边他自己却不断地卖出自己公司的股票,光2014年,就卖出了价值19亿美元的股票。不过,这也正常,牛人的行为普通人往往是难以理解的,不然,牛人就不是牛人了。大约30多年前,华以刚在解说围棋的时候说:如果你看到高手下了一个俗手,那一定不是俗手,你要做的不是窃喜,反而是要特别小心了。当你看到我这些前后貌似矛盾的文字,会不会想:这家伙怎么像个墙头草?但是,我要说,我不是墙头草,只是我的思维陷入了混乱,是由于自己面对一些超乎自己能力的现象时,内心的真实表达。
免责声明:本文涉及到的股票信息和解读只是我自己的看法,我是一个个人投资者,不拥有政府颁发的任何资质证书。如果读者需要投资(不论做多还是做空)本文所涉及的股票,请自己做好自己的功课,总之,你的金钱你做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