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vid那些年 - 2019 上
有句话叫往事不堪回首,但其实很多发生的事情,即便也就几年的时间,很可能都已经忘得一干二净,这两天无意间翻了一下相册,一张张的照片勾起无限的回忆,真是不胜唏嘘,记得有次和客人闲聊,她说她非常痛苦,因为她有非凡的记忆力,所以很多痛苦的往事在脑中犹如雕刻似的难以磨灭。回想人生过往的种种,似乎总是一时的欢愉交集着不断的苦痛,凡此种种无法释怀。这里回顾一下,也是算是一种情感的释放,一种对过往的追思,以及是一种还能活在当下的庆幸。
2019年开始的时候,大概谁都没想到是风云变幻的一年,在2月的时候,我们一家因为大娃去LA打球,还顺带去迪士尼和环球影城玩了一转,这里玩了不少机动游戏,有个哈利波特的游戏,坐个像过山车在不断变化的影像中穿行,我晕的后来都不敢张开眼,下来后几乎都要吐了,但小孩们玩的还不尽兴又去玩了几转。这次来的时候天气不太好,天不时下雨,所以人不多队也不长,所以基本上想玩的都玩了过瘾,只是我太刺激的都不敢上。后来还看了一场NHL比赛,是好像还是 Canucks客场对战LA Kings的比赛,在温哥华这种比赛球票又贵又难买到,但在美国似乎没那么热门,这场比赛很激励,我们作为温哥华的超级Fans当然大声呐喊,尽管在别人的主场,但依然气势如虹,而且那场比赛Canucks还赢了,简直是太超值了。从球场出来几个冰娃还和几个Kings的球迷互怼了一路,尽管有些害怕人生地不熟的,但似乎冰球爱好者还是很有体育精神的,互相怼完就各自散伙回家。也是同一年,大娃小学毕业了,这年一下子窜高了很多,就是天天看着都感觉到一下子就长高了很多。
这次在LA玩了很多地方,第一天到的时候就去了家据说很有名的快餐店,名字叫In-N-Out,这家快餐类似麦当劳,主打的也就是一款汉堡包,店里人山人海非常火爆,我真蛮奇怪这么受欢迎的店似乎没在别的地方见过,但也许是我自己去的地方太少。在参观科学馆的时候,入门那个巨大的钟摆很吸引人,中学物理的时候其实有提过这个实验,就是可以证明地球是在自转啥的,不得不说人类总会有些聪明绝顶得人,不断的把人类文明向前推进,又或许不断将远古流传的记忆给恢复过来。总而言之,到底是先有蛋还是先有鸡,似乎永远都没个确定的答案。
在去LA之前,我妈妈的身体已经有些不对劲,有两次因为力气不够摔倒在地,还好没伤到。从LA回来没多她就病倒了,母亲身体一直不好但都还可以自理,但有天夜里快2点了,忽然接到她的电话,我一看电话是她打来的就知道坏了,然后她说摔倒了起不来,没法爬回床上去,我吓坏了,赶紧披个衣服就赶过去,这天后妈妈的身体就变得很虚弱,根本没法自理,还好那时候我哥哥也移民过来了,于是两个人分日夜两班,我负责早上,哥哥负责晚上。这样大概2-3周的时间,情况越来越糟糕,妈妈给我的感觉似乎反应很迟钝,面上的表情也很不自然,我感觉这么早晚两次不行,中间这几个小时需要找个人帮忙看着。我首先想到的是在同一个公寓打个广告,看看有没退休的老人可以帮忙照看一下。也不知道该说是幸运还是我的无知,就在我如热锅上蚂蚁一样的时候,我碰到公寓的管理员,这位是位欧洲的大妈,她丈夫早两年因为癌症去世,我刚来温哥华的时候就是住这个公寓,后来又介绍哥哥,再后来是妈妈也搬了进来,可以说认识超过10年了。我见到她就把我的想法跟她说了,没想到她给出一个完全意外的建议,她说像妈妈这种状况,完全可以申请一个政府的护工,每天只要10块钱,我一听简直觉得不可思议。只要有了方向,其实事情就进展的非常快,我也很快就把事情落实了。
政府的护工每天可以最多来四次,收费是每天10元。我之前打算的10块现金每小时找个临时看护,那其实都是很不现实的,这个价钱只能找个人来看一眼,其他估计什么都不会做的。政府护工到来前有些要求必须先准备好,一个是需要一个可以升降的病床,一个可以移动老人的升降机,符合要求的轮椅。这些很快就准备好了,都是在网上买的。那个升降机和轮椅是在一个专门做这种器材的门店买的,店主自己的一条腿也不利索,他在我家附近租了大概有10个迷你仓,用来存放他收购的二手残障器材。他要的价钱不低,但这个时候能找到配齐是最重要的。很快护工就开始上门了,这样可以说大大的减轻了我们两兄弟的压力。尽管安排的是每天四次,但经常还是会缺一两次,但这个我们觉得已经是完全不会计较的,也还好是提前进入了这一个阶段,要不然在Covid爆发的时候整这出那真就麻烦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