樟茶鸭
很多不起眼的东西,其实可以养活一大家子。有一户人家,祖上几辈子都是做樟茶鸭的,远近闻名,但这门手艺只会传个一个儿子,从不外传。据说这户人家的祖先曾经是皇宫里御厨的帮手,的朋友。因为这个帮厨很喜欢喝酒和赌钱,经常跟他这个朋友到处胡混。有一次帮厨赌钱输个精光杀红了眼,于是找周围的人借钱翻本,但借的钱他从来有去无回,所以没人鸟他。一着急,他抓着这个朋友得口袋就抢,朋友知道这钱给他肯定就没了,于是两人就打起来了。后来这个帮厨提出教他一个菜,换他半两银子,这朋友感觉快打不过这个帮厨,于是就答应了。很快这半两银子就有输个精光,帮厨转个身就耍赖说没这事。不过毕竟是多年得老相识,这朋友只一句话这个帮厨马上就点头哈腰得答应传授,这句话就是:要不一起喝一壶去?
去到酒馆,这帮厨就心急点菜叫酒了,但他这朋友那能那么傻,让他先教会了才有的吃。于是帮厨就说了几样让他挑,这朋友吃过他做的樟茶鸭,所以一口咬住要学这个。帮厨又饿又口渴,于是就把配料和做法一五一十的讲给这个朋友听,总算又混了顿吃。朋友回家赶紧把秘方记下来,然后照做了一只,但一吃就感觉这味道不对啊。于是他气汹汹的找到这个御厨,撩起袖子就准备和他干一架。帮厨笑嘻嘻的说,我漏说了一味材料,你请我再吃一顿,我告诉你。没办法,这个朋友只好又掏光口袋请这家伙吃了一顿,总算知道缺的是那一味配料。
好不容易又做了一只出来,吃起来感觉有8-9成像了,但总感觉还是差一点意思。于是这朋友又找到这个帮厨,说:哥们,你这样就不地道啊,不说我江湖救急给钱你去翻本,还请你又吃又喝的,就单说我们从小到大这交情,你就不该这样留一手吧?这个帮厨给说的很不好意思,于是才把完整的配料,步骤,火候完完整整的说清楚。这朋友知道这次应该是真的了,也很爽快的请这哥们去搓了一顿。
从这起,这户人家开始成了远近闻名的樟茶鸭世家,从来就只做一样,很多餐馆厨师想偷师学艺,但没有一个能做出可以媲美的。解放后,这家人一直被游说把配方交出来,但这家的老爷子耍个心眼,只把其中主要的部分交公,那个时候很多人别说吃鸭子,连饭都吃不饱,根本没人能吃出来有什么不同。
又过了几十年,市场开放后,这家的老爷子重出江湖,很快他们家的樟茶鸭不预定根本买不到。这老爷子有两个儿子,老大读书很好,已经大学毕业有很好的工作,根本看不起他爸这门手艺。老二游手好闲的不喜欢读书,但也不知道是笨还是蠢,这当爹的手把手的一招一式的教,回头做出来的鸭子几乎能把这老爷子给噎死。老头请了个帮工,这小伙聪明好学手脚利索,但这门祖传秘技又不能传给外人。不过有话说千防万防家贼难防,这老头对小伙防的滴水不漏,但他早就把做法配方完完整整的告诉了小儿子,这娃虽然啥都整不出来,但记性倒是不差。这个帮工三言两语的,就把老头守了几辈子的秘方给全学到手。这个帮工学会后还不动声色的,跟着老头又做了三个月,知道确认无误之后,才离开去了外地自立门户,生意也是异常的红火。
过了几年,这个帮工回来找到老头,原来经过多年的实践和琢磨,帮工做出来的鸭子比他师傅做的口感更好,而且不仅可以做鸭子,还可以做鱼和鸡。所以他这次回来,就是把改良的配方和其他品种的做法告诉自己师傅。老头感觉很惭愧,也很高兴。这时老头的小儿子总算开了窍,于是这些手艺,就全都传给了他,总算也没失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