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在大鱼后面觅食的小鱼 - 4
在自己很平凡的一生中,2014-2015短短的两年间,是自己追逐财富最狂热的时期。10年后回顾这段过往的经历,平心而论我既没觉得后悔也没觉得可以哪里做得更好,更多的感觉是基本上尽了全力去试,成败都是天注定。很多的事情,往往都是不做后悔一辈子,做了一辈子后悔,仅此而已。
2014的时候公寓的行情很冷清,但也不至于冷清到目前(2025年)的状态,但独立屋变得越来越炽热,我们住的房子从买入的85万上下,已经抵近120-130万。这个时候有一家叫新趋势的房产公司,在已经很热火的行情下,使用一种所谓低开高走的策略,把这个行情烧得更加不可收拾。这家新趋势的前身是一家华人的房产经纪公司,似乎是为逃避纠纷的原因换了个壳,但其实背后老板还是同一个人,他们以团队的方式推销服务,在买卖特别是卖房中,以超低开价吸引大量的有兴趣买家,然后集中收offer,营造一种竞价争夺的状态,利用大部分试试运气的买家推高人气,引导真正买家头脑发热,最终以高出正常的价格无条件买下。
这段时间房子估价大幅上涨,但我面临的处境也越来越局促,工作职位的变化即将带来收入的锐减已成必然,而相对自己有限收入的庞大支出有多没少,这个时候我越来越感到很难维持。我判断房价已经到了短期的顶部,这样的房价应该很难维持,这个时候应该趁机将房子全部卖掉,套现之后租个房子等待时机再入手。如果房子不出手,即便是价格再高,手里还是没有多少现金。
在这个大方向的判断下,说服了家里另一半,然后两个房子和公寓都相继卖掉,只是人算不如天算,房子刚卖掉,整个市场犹如疯了一样,我们住那个房子130万卖出的,仅仅2-3个月,相同类型的房子已经抢到160-170万。这种错过了几十万上百万的决定,必然是很难接受的,我也承受着巨大的责难而无可奈何。在真金白银的投资中,人性的弱点是很容易放大的,我也许更多的代表着一个普通投资者的共性,就是追涨杀跌,而这一两年房市的表现,比当时的股市更加剧烈。
在踩空这一波行情后,我们很快就在北面买回一个旧房子,但这个房子不在我们之前住的区域,尽管买得很划算,但房子太旧离小孩的学校太远,这个房子更多的是作为投资性质的。在卖掉自住的独立屋时我们其中一个条件就是要继续租一年,但一年的时间很快,因为买到的房子不适合住,因此在买一个房子还是租房子上还是有很多分歧的,但因为在之前卖房这一波中没吃到最高点,我在家中决策的权重就更加不如之前。在明知风险又无法阻拦的情况下,只能想办法开拓新的盈利渠道,这也是短短两年间不断试水。在我看来,如今的境地如同身陷在沙漠之中,细水长流已然是条等死的绝路,只有孤注一掷或许还有一线生机。
正如我开头所讲的,在2014-2015年间我投资方面还是很激进的。因为卖掉了所有的房子,手里的现金很多,可以说我从来都没手握过这么多现金。在很快买入北面那个房子后,我仍到处寻找投资机会。通过各种渠道,自己多年交往的,朋友的朋友,工作中碰到的,其实很多时候我都在想,其实我所做的,确实还是有机会可以做大的,只是成功需要很多条件交集,而失败却往往只需要一个简单的枝节。
我最开始的打算是买下一家shaw的外包公司,因为这行我已经从事多年,既有经验也有些人脉,所以我向我来温哥华第一家公司的老板打听,他还真的提供了一个机会,这家R-cable公司东家想退休,想要出售部分股份,这家公司业务其实很不错,除了有shaw的合约,也有telus的合约,非常少有。搭上线后我约了时间去找了这位老板,这情形真让我多少有些飘飘然,自己这个新移民,之前都是战战兢兢的去找工作,现在以一个潜在合伙人的身份出现,多少还是有些开心和得意的。这家公司蛮远的,我开车到公司门口,开门进去和门口的女秘书打个招呼,她说老板交代过了,有个shaw的资深员工会过来,是他很重要的客人,让我到了就直接去他办公室。这次会谈过程不是很久,我主要是要了解具体的条件,对方也是个很直接的人,他提出的是30万出让30%的股份,我打听了一下公司主要的业务,还有人员车辆和固定资产的状况,获得的信息还是比较笼统的,我的目的也就是初步的了解,因此这次的会面很快就结束了。
这次潜在的收购我真正的打算是,自己开家公司投资R-cable,在中国找一个投资移民的申请人,通过投资我的公司获得移民申请的资格,最理想的状况是我基本不需要投入资金,或者很少的投资就可以占有这30%股份的大部分。这个算盘其实还是不错的,只是具体的操作很繁琐,国内的投资人既要有钱,还有之前从事相关的生意,也愿意真金白银投钱过来,还要说服R-cable这边接受这种安排。应该说这个投资如果认真的去做,可行性是很大的,但很快我就放弃了,正如我所描述的,我如同一个在沙漠中求生的人,一刻都没法等。这个收购所需的投入和时间对我而言都是负担不起的。而更主要的原因是我碰到了更大的机会,至少当时我是这么认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