揾工跳槽之面试
以前的文章提到自己在到加拿大后换过很多的公司,这里想讲讲这些年来一些面试的经历。
还在国内的时候,我在三个单位工作过,基本都是通过家里的关系,所以没什么很正式的面试,但我自己参加过几次单位的招聘,也大概的看过一些简历。出国前后,不时听到一种声音,觉得国内什么事情都是靠关系,到处都是不公平。在国外呆久了,对这种说法的看法也慢慢趋于更加现实,那就是不公平其实是常态,特别是在资源很贫乏的时候更是如此,作为一个普通又没什么背景的常人,能做的就是尽量把握不多的机会,把自己的日子过得相对好些、安稳些,所谓不经他人苦莫酸他人好。
作为一个职场新人,选择通常很少,所以重要的要定好目标职位,这种职位既要符合自己特长和兴趣,另外还要有一定的发展潜力。那些苦哈哈入门没什么门槛的工作,如果不是真的走投无路,还是应该尽量避免。
在加拿大我找的第一份工作是最艰难的,这边是很强调工作经验的,我在国内其实有超过10年的相关经验,但在加拿大是零。这家公司当时因为减薪跑掉很多人,因此像我这种有工作经验的新移民才有机会入行。当时的面试很简单,公司的主管把我的简历简单的看了一眼,大概看到还是做过的,不算是个白丁,语言交流还算可以进行,而且看着还算老实不像很滑头,于是就开始了在这个新国度的第一份工作。
回头看其实很多的工作最大的难度都是怎么进入,一旦入行,其实很多的发展和升迁都是水到渠成。 但如果要进入一些大公司或者更好的职位,那么除了经验,其实更重要的就是关系。在国外混得久了,其实觉得中国能历经千年还存在并且仍然是一个大国,中华民族的行为修养、思想境界以及社会经验是密不可分的,很多千年流传下来的道理习俗其实真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
我在加拿大第一家公司做不到半年就跳到第二家,之后几乎是每年都跳一次槽,到第五年的时候,经一个朋友的介绍,我从多伦多搬到了温哥华,然后开始申请我一直做到现在的这家公司Shaw Cable,后来被Rogers Cable收购了。我在温哥华的第一家公司就是Shaw的外包公司,做了还不到半年就倒了,但所谓危机危机,有危才有机,正是因为这些外包公司都给裁撤掉,我才真的有机会正式加入进去。
在被Lay off后,我很快找到一份类似的工作,这时候Shaw Cable在不同的office不断招人,我也无一放过都申请了,这里就是想说一下这个过程,即便是不同公司不同的工种,其实套路都是一样的。首先你要知道最基本最基本的是你要找的这份工作,在这家公司的职位名称是什么?这个似乎有些好笑,这个有什么特别的,但其实这里面的分别还是很大的。比如我做的是有线电视技术员的工作,但其实这里相关的职位有5-6个,我在外包公司做过,自然很清楚那个是我想申请的,也是我能申请的。在确定职位后,那就是简历的投放,在没人太多人脉的情况下,简历可以说是能否获得面试最重要的工具,一份好的简历,才有可能通过这种大公司HR程序上的筛选给挑出来。至于什么才是好的简历,我认为还是要领会这个职位需要什么,就给什么。在获得面试的机会后,要把面试可能的问题列出来,写一遍。很多朋友觉得干嘛要写一遍,这是我自己的经验,不一定适合每个人,我是觉得很多问题你在脑子里面思考,和你张嘴说出来是完全不同的感觉。面试特别是比较重要的面试,在巨大的心理压力下,很多你平时觉得可以侃侃而谈的东西,可能因为面试官的态度,或者口音,甚至当时现场房间的温度,电话的铃声这些种种的因素而完全走形。把所有可能的问题列好写一遍再读几遍,这样通常面试就算出现些偏差,还是基本可以表达出你的意思。下面我讲一下我几次面试的经历。
Shaw当时招人是按不同的office来贴出招聘广告的,我在网站上设置了提醒,只要一有招聘的机会,我就会收到邮件通知,当时我申请了5-6个不同的office,最后有面试机会的是3个。第一次接到面试通知很高兴也很紧张,毕竟这和之前那些外包公司不一样,那些公司基本不需要什么面试,把自己的工号发过去,一查就知道这人怎样就可以定下来。按之前说的我把可能面试的题目都准备过,面试当天我一身的西装还穿了皮鞋,这其实是不合适,因为这个职位是个蓝领,干粗活的,而且我也很不习惯穿的像个芝加哥大佬似的,总之自己感觉很别扭。面试的是一个女经理还有一个男的forman,这个女人很高大年轻的时候应该很漂亮,她也是这家公司里很出名的人物,她当年就是做这个职位出身,后来升职做了经理,再后来还做了VP,是个很厉害的角色。面试很无聊,基本我自己都能预判是没戏的。这个未必和我当天的穿着有关,其实这种热门的工作,亲朋好友同事故旧,都有很多推荐的在她手里,所以除非你真的很合她的眼缘,或者真的有过人之处,一般很难被选中。
在第一次面试后,很快我就接到第二个面试机会,这次面试的是一个维修的职位,这就是我提过的,其实这个工作有好几个不同的职位,其实做的事情大同小异,但是分别却很大。这个做维修的是付时薪的,我最想申请,也是竞争最激烈的那个职位是做安装,是计件付钱的。这个原因非常简单,我举个例子就非常明白了,在我后来总算拿到这个计件的职位后,因为表现积极出色,有次被安排了个肥差就是在当地一所大学的宿舍做安装,每个宿舍装一个电视盒加一个上网的猫,这次派出的都是很能干的几个,之所以把这几个人派出去,就是因为原来那帮时薪的维修工太忙,而大学那边马上要入住。这点活我们两天时间就全部扫了个干净,那么你们猜下一天我一天能挣多少呢?那些做时薪的,一天下来是280,而我超过1000一天,而且这我都没吃饱,派活的就给那么些,剩下的就还是让那些磨洋工的慢慢做完。所以这就是为什么这个职位那么多人竞争的最大原因。
尽管当时面试通知是时薪的维修职位,但我还是很积极的去准备的,因为就算职位不是最想要的,但先进去了再说,只要能打入敌人的圈子里,总是会有机会的。面试我的是两个女主管,一个是当时区域的总管,也就是有次差点把我给开除那个掌勺的,第二个是个部门经理。女总管是从本地一个专科学校毕业的,从接线生起家,后来一直做到VP,是个心狠手辣的人,面试她是主角,问的问题我回答的算是很流利,那个女经理基本没吭气,这个女经理也算是个传奇,这里是她的一份工作,也算是最后一份工作,在这个部门从见习一直做到经理,然后在公司给出历史上最大的退休礼包全身而退。她宣布退休的那天,哭得梨花带雨的,都几乎要晕过去,可见她对这个公司的感情之深。
这第二次的面试还是没戏,我于是就继续在那家电话公司混日子,但很快又收到第三次面试的通知,这次就是那个我最希望获得的职位了。当时其实很多面试已经都结束了,也不少认识的都拿到offer,所以我以为已经是没希望了,那天在培训的间隙忽然接到个电话,我完全没准备是让我面试的,因为来电话的那个经理我根本不认识,但还好就算回答的有些结巴,好在还是讲清楚了。按着约好的时间我准时到了,面试的是公司的两个Formant,主讲的是A Forman Bob,这也真是我的贵人,他很和善,讲话也很清楚,因为经历了几次的面试,所以我基本还是对答如流,很多问题其实是需要结合自己亲身遇到的实际情况来叙述。有些问题其实是个坑,比如说你和主管或者同事发生冲突的时候怎么处理,我的回答是我从来没和主管和同事发生过冲突,但有的时候大家做事的方式不同,意见有些不一致,这个时候我怎么处理,然后说一两个实际的例子。又比如说,你怎么应付麻烦的客户,这个我说客户是我们的衣食父母,我认为没有麻烦的客户,只有不尽责的员工,然后又是一两个现实的例子。我的回答应该还是很不错的,Bob很高兴,当场就表示我是他们需要的人。我怀着激动的心情跟这两位Forman告别,正打算离开,那个B Forman Mark叫住我,让等等,因为经理也在这里,所以顺便把第二次面试也做了。这边的公司招人的程序似乎都是要有两轮的面试,很快那个经理就走过来,一般面试都是在办公司坐下来说,但这次也许经理很忙,他就站那随便问了几句就结束了。这个经理就是打电话给我的那位,很奇怪的是我之前从没在这个office见过他,然后我入职后也再没见到过他,但不管怎样,我总算是混了进来,这么一做就是16年,也真没想到。
其实一般有面试的机会,基本上可以说就是已经符合用人的条件,在面试中最重要的是要自信但不能自大,面试官也许看起来和你的工作不沾边,但谁也说不准,能做到这个位置,都是千年的狐狸,多少有几把刷子。在面试前多做些准备,尽量把平时实际的工作理一下,准备好各种不同的情境的应对。最后,安慰自己也好,阿Q也好,不论成败,其实都不用太在意,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我们就安然的走下去就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