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在大鱼后面觅食的小鱼 - 11(完)
因为家里买了个新房子,素里的地就必须赶紧出手套现。在这之前我还希望再努力一下,劝说太太暂时搁置新房这个想法,因为还是可以感觉到这种可以改用途建公寓的地已经开始 热起来,但游说不起任何作用,这样我开始着手把几块地给卖出去。
首先要做的是和Cindy取得共识,尽管她一直都说什么都听我的,但毕竟她是最大的股东,现在我们手里有五块连在一起的地,其中四块是她的,所以要卖地肯定得她点头才可以。因为答应过我来掌盘,而且卖地这事情也不是一天两天可以搞定的,同时Cindy也很想把地挂出去看看市场的反应怎样,于是很爽快的就答应了。第一件要做的事就是找一个经纪,在跟着Corey一起看地的时候我们见过很多经纪,我自己也有不少认识的经纪,但这次时间很紧迫很想一击即中。我上班路上经常看到有个经纪在卖一个街区的房子,是个叫Nick的白人,照片上看满精干的(做地产经济的都很精干,从照片上看,你要是见到本人的话会很失望的,不论男女,哈哈),于是联系上见了两次就定下来让他操盘。
这个Nick刚认识的时候真的非常平易近人和有趣,但后来翻脸就完全是一副非常吓人的嘴脸(生意人的常态),所以这个我也是一个很大的教训。人生路上,不论是找合作伙伴,还是找老公老婆,都不要在大家最亲热的时候做决定(但是一般都是这个时候做的),一定要经过一些真正的对抗争执,在这种非常激烈的过程中,看看对方是如何处理这种无法调和的矛盾的。只是这个说的容易,有个说法女人是感性的动物(有一次我们去总部办公室开会,前台妹妹问我她是不是很漂亮,我当时一愣,我又不是帅哥,只是个普通的工人,正琢磨这是怎么回事,她就很快来了一句:对我说个谎吧(我找不得合适的翻译,她当时的原话是:lie to me, please),哎,我这人反应慢,事后才知道政治正确的说法是:你很漂亮,不需要撒谎(鬼知道是否撒谎,反正她爱听就行)),我不得不说男人又何尝不是呢?人在温柔的迷糊中,总会痴迷的以为这就是人生,这也许就是活着的意义,谁会去怀疑太好的东西往往其实是不真实的?就算明知不真实,那这一刻至少我是幸福的愉快的,这种感觉即便到梦醒也还是无比回味的。
在把这几块地签了给Nick挂出去卖后,他建议挂400万,说这样会吸引更多的买家注意,这个价钱现在看当然觉得简直就是半卖半送了,但那个时候这几块地其实到手都不到半年,50万的增值感觉还不错,于是就答应这么挂牌。这个消息刚一传开,就一个认识的经纪找到我,这个姓李的经纪先是认识Cindy然后介绍给我认识的,当时她正在卖一个教堂,还假惺惺的说知道我满懂行的来请教怎么卖?我到那个教堂看了一下,觉得这个教堂似乎一整块地缺了一个角似的,教堂边上一个角很突兀的有个房子。我于是建议李经纪最好先把那个房子也签下来,这样一起卖可能容易些,结果被告知这个房子原来就是教堂的,因为手紧就切了一块卖掉的。就是这样的一面之交,这几块地刚推出她就找到我,说有买家愿意出价500万。
正如之前提到,这个时候因为自己手里的钱已经全部投到新屋,一旦房子房子盖好还得付最后一笔尾款,然后才可以跟银行申请贷款,这简直就像道催命符似的搞得我像热锅上的蚂蚁,听到李经纪这个消息简直太振奋了,但同时她提出必须解除和Nick的代理协议,因为买家不肯和Nick合作。那个时候其实和Nick签的代理协议就3个月,就是因为觉得如果他搞不定不用拖着太久,只是事情发展的有些太快。在李经纪安排下我见到了那两个出价500万的买家,是两个年轻的华人,他们提出要马上终止和Nick的合约,这个卖家是绝对允许的,这个让我感觉很尴尬,但对方要求我马上打电话给Nick提出这个要求。我回过头来看,似乎也难怪这个Nick后来气得要死,其实如果不是那种慌不择路得状态,根本不该这么愚蠢的答应这个要求。最合适的做法就是让他们去和Nick谈,因为这个事情已经委托他去做。其实这两个买家也是经纪,他们确实是有客户要买,但就是不想和Nick去分佣金。
在这帮人的催促下,我还是硬着头皮打了个电话给Nick,毫无意外的Nick马上就发飙跳了起来,说已经收到几个offer了,正准备拿过来和我们谈,怎么要这么搞?当时自己的境地其实就如同落水拼命挣扎的人,见到任何的稻草都会毫不犹豫的去抓住,于是我问Nick那边的offer是多少钱,Nick说有3个offer,约我去他公司见面谈。在和Nick通电话时李经纪一直站在我身边听着,挂断电话后我随她一起回到屋里,犹豫了一下我找了个蛮合适的理由,就是需要和Cindy商量一下,然后就告辞离开了。
我把Nick拿到几个offer的消息告诉了Cindy,这个时候可以明显感到她兴趣不大,但也不好直接拒绝,让我出面去和Nick谈,其实事后想想她不在场,即便我和Nick谈好价钱其实也是不作数的,只是眼前已经火烧眉毛根本就没细想,完全就是一种慌不择路的状态。我也把这事跟太太讲了,随口问了句要不她来和Nick谈?她马上就答应了。我自己当时都没想到这个做法会导致多混乱的局面,结果是当天的谈判双方大吵了一架,接着这个Nick就发短信威胁说要把我们拉进房产交易的黑名单,这些我除了感觉好笑也很无奈,很快我就签了份接触代理的文件发了过去,正式终止了这个代理。
然后我们转头又和李经纪的这边谈,只是你越是着急事情就越是不顺,原本讲得很吸引的条件,到真正落槌的时候,他们又附加很多条件,特别是成交的时间我完全无法接受,因为我是立刻马上要用钱,如果等上一年对我毫无意义,这样我那还需要心急火燎的去卖地呢。我几乎毫不犹豫的就拒绝了,Cindy心底根本不想卖,可以说云淡风轻的就把这事给带过去了。
在经历和Nick和李经纪这两次很不成功又极其别扭的经历后,我觉得还是得找自己相识的比较靠谱。于是我找到之前帮我卖掉旧house的那个团队,这里又出一个幺蛾子,归根结底还是自己太着急完全乱了分寸。这个团队带队的是帮着卖掉旧房子的Ben,我们怎么认识有点记不清了,但Ben还算是个比较沉稳的经纪。这个团队的一个当时的新人是我的旧同事John,大家认识又几年了,John之前在公司做技支持,是个很聪明也可以说蛮有心机的一个小伙子,记得很多时候他接到我的邮件都可以很快解决,还很贴心的打电话过来询问有没其他问题。后来在聊天中了解到,John对于比较聊的来的特别是Forman或经理都是这样处理的,这样很容易让大家对他有很好的感觉,正如我当时的感受一样。正如之前所讲的我当时的职位是公司里打工级别里收入最高的,即便是地区总经理都比不上我们。正因为如此,这个职位是各部门都向往的,所以很多人都希望和我们这边搭上关系,这样对申请有很大的帮助。John申请过几次,因为这层动作也真的有了几次面试的机会,但都没成功。John是个很帅气精神的小伙,但毕竟我们这个工作是个动手动脚的粗活,像他这种玉树临风类型的其实反而不是很招人喜欢,这也许是一个最重要的原因。在几次失利后,John就考牌做了经纪。
经纪这个工作我自己的感受是很不容易的(天下没有容易的工作),做这个工作据说有80%的人是赚不到钱,有15%的仅仅可以维持,而剩下的5%却赚了这95%的人赚不到的钱。经纪有时候给人工作时间灵活,穿西装开豪车好不气派。我的一个朋友当年就是因为看到这个,感觉这就是他梦想的人生,最喜欢的生活方式,然后奋然而然的扑进去,结果扑腾了几年感觉就是扑街,现在据说考了个牌在做电工。John刚入行经纪的时候跟的是一个外号房产元帅的女人,起这个称号多少有些奇怪,但一个响亮容易被记住的名号多少也是对业务有帮助的。John似乎跟着这个女元帅时间不长,感觉合作的不是很愉快,这个对我来说一点不意外,这些老江湖对新手肯定是尽量压榨的,你跑断腿其实最后赚的大部分都给了前辈,很快John就加入这家以低开高走为主要策略的公司。
John一直都和我有联系,我也尽量给些自己的意见,但这些其实对John来说根本不是他需要的,在知道我有可能要卖掉素里这几块地后,John和我联系的就更加紧密了。但因为之前就和Ben有过合作,他也是John一个团队的队长,我当时也没多想,觉得交给Ben也是间接的关照了John,而且Ben是领队,可以更好的调动他们的资源更快的把地卖出去。谁曾想这样一弄,John就翻脸了,整个过程全程都黑脸很不高兴,而Ben其实除了名义上是个领队,并没有很大的能量,几块地到他们手里后,Ben不管John也懒理,情况非常尴尬。我那时候急得真是几乎都要跳河了,为了使这几块地能更容易卖出去,我直接找了紧挨着我们这五块地的两个邻居的屋主,希望大家一起挂到市场上卖出去。也许是John以为我想甩掉他自己把地卖了,新仇旧恨于是他打电话给我非常不客气的质问我到底想干嘛?我一听肺都炸了,我说几块地交给你们,都多久了,你们一点动静都没有,也不做任何宣传和推广,整个就一死气沉沉的,你们到底能不能卖,不能我找别人去。一通火星撞地球的输出后,Ben出面找我,解释他们在努力在奋斗,已经找了很多的客户,而且这种整合的土地和一般的民宅不一样,不是靠到处发微信就可以的。
在这之后Ben拿到2-3个offer,但都是不能看的,这个时候Cindy依然是不慌不忙的,她这个时候已经完全没有想卖的打算,跟我说这种地只有养着才能赚到钱的,这个道理我当然也同意,只是这个时候我已经山穷水尽,实在没办法我只能和她商量把地卖给她。双方经过简单的沟通,Cindy让Jess跟我联系,因为觉得我给的价钱太高,但又不好亲口回绝,于是让Jess来和我谈,其实Cindy开的价钱确实是在当时可以给出的最好的价钱了,只是如果加上之前这么多的投入,实在觉得心有不甘,但形势比人强,很快我们就通过律师把地给过户了,整个合作的过程也基本就到此为止了。
这件事已经过去好几年了,曾经满怀激情全程投入,但其实很大程度上是得不偿失。很多时候很多事情你不做一辈子后悔,但做了后悔一辈子(又想起了跟政府打官司的事情,哈哈),人生大部分时候感觉漫长而煎熬,但一回首也似乎就在瞬间。不少鸡汤会说各种各样的道理,但如果不是自己切身感受,或者说是切肤之痛,那么一切都只是胡扯(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人所做之事,不管如何,做了也就做了,不论成败也都是一种修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