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在大鱼后面觅食的小鱼 - 10
在卖掉之前两个house和一个公寓后,房屋的市场不但没有像预想的那样从高位回落,反而是像疯了似的不断再创新高,而这种眼看到嘴边的肥肉让别人吃掉的难过,似乎比高位买入后亏钱打击还大。而由于这个判断上的时间差,家里那位愤怒到了极点,也因为这个之后我失去了家里大事的决断权,很多对于前景和状态的分析都被蔑视。这个问题如果更理智些的来看,大多数像我这么的普通人,在身处其中的时候,更多的还只是凭感觉,以及受是大多数人的情绪影响,回顾以前,一般都会总觉得自己判断是对的,如果出错那都是意外和个例。要超越大多数人的平均值,通常是很难的,因为自己就是那个中位数。而认清这个,不要把希望放在常人所难以达到的高度,这样事情也许更能顺心如意些。
不论是一个国家还是一个小家庭,如何生存和发展,似乎都有很多共同点,就是必须有一个管事做主把控大局的。文革的时候总是说大海航行靠舵手,这我认为还是很有道理的,如何面对海天一线的迷幕,失去正确的方向就是失去活路。只是成为一个让人信服的舵手是困难的,而如果舵手面对很大的质疑,甚至很多人互相争夺掌舵的位置而各不相让,那这艘船肯定是无法正常行驶的,那不仅这些舵手,整船的人都面对灭顶之灾。
尽管我很不情愿也很担心,但家里还是决定买了一个全新的房子,这一下间压力山大四面受敌,素里这块地就算再有潜力,实在已经无法维持了。因为之前Cindy不断说过这几块地由我做主,于是我提出打包卖掉。最开始的三块地成本不到200万,没多久Cindy又以150万买了两块地,整个成本350万。不到半年的时间,这几块的价值已经接近500万,这个当时觉得还是很不错的,但和现在超过千万的市价比起来,真是小巫见大巫,所谓财不入急门,在这件事上表现得尤为突出。
当时我们决定买的这个全新的房子,是太太挑选的印度的建商,应该说还是个很有经验的行家。我从心底并不想买这个房子,因为这样使得现金压力非常的大,但正如前面提到刚刚在买卖中少赚了几十万,我在家庭的决策的声音变得很软弱无力,无奈也只能硬着头皮硬扛了。现在回过头去看,卖掉之前的三个房子确实比高点少赚了几十万,但换手了过百万增值的物业,更重要的手握大笔现金,保持这个态势可以进退自如,只是一艘船只能有一个掌舵的,而最后操作方向的往往是那个更自以为是和嗓门更大的。这么说更多的一种推卸责任,毕竟其时我的反对并不是很激烈,一来我总是秉承逆来顺受随遇而安的心态,二来还是认为把素里的地卖掉资金就解决了,只是后来发现这完全低估了这房子烧钱的厉害。而更深一层的原因,是之前随着收入增加各种开销也变得更随意,而紧跟着因为公司的变化,我工作的收入仅仅是之前的1/3左右。很多时候人都是由难去易舒服,但反过来那真就是痛不欲生了。
和印度建商签了合同后房子盖得很快,而就在房子封顶开始内部装修和设备安装时,太太和印度建商发生非常激烈的争执,这个几乎就搞到要去法庭上解决。关于这个在建房中起的冲突,我的处理自认还算是果断和及时的,避免了问题从矛盾直接转成一个灾难。这个房子实际是定制的,所以太太投入很多精力去设计,这也是她很感兴趣和觉得很有信心的一件事,我可以说从头到尾只是个旁观者附和者,当然也从来没有人问过我的意见。但毕竟这是第一次设计,很多在图纸上的线条和图案,在真切的有了轮廓之后,就多多少少和脑子里面的印象是有出入的。但作为一个很较真的人,也觉着这是自己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房,期望和标准自然很难将就,但定下来的设计要在框好之后修改是几乎不可能的。这个建商其实一开始就知道这个客户会是很麻烦和苛刻的,所以一些小改动他其实还是尽力配合。最终的矛盾总爆发是在厨房上,我想这也许是男人和女人最大的分别,在我厨房就是个生火做饭的地方,只要有锅碗瓢盆再配些桌椅就可以了,但女人对厨房的要求大概是和找老公一个级别的,甚至更挑剔。整个厨房中央设置了一个叫岛的非常宽大的石头台面,但框架一出来太太就觉得不好看,要改动一下,建商就坚决不干,其实我自己也是做工程出身,很理解这个其中的困难,就是你在厨房中央要加减移动哪怕就10厘米,那临近厨房很多的结构都可能要跟着变。在他们的争执中,印度人说了一句我非常认同的话:你在图纸上画下去的,那就是会发生的,那就是不能改变的。是啊,所谓因果就是只要有因就一定会结果。
因为被建商很不客气的不停教训和拒绝,双方的矛盾就越来越大越来越多。在一次非常激烈的争吵后,我印象很深,那次这两个活宝站在刚封顶的屋前空地上吵了半天,印度人忽然提出不干了,要把钱退给我们,这一说太太马上就答应下来,回头就找了个律师发信要告这个建商。在收到这边发过去的律师函后,印度建商也是个老江湖,很快就让他的律师就信上的指控做了一个正式的回应。这个时候其实状态非常显而易见,我们已经把手里几乎所有的现金都付给了建商,房子已然封顶但内部装修还没开始,这个时候闹翻建商完全可以撒手而去,他肯定是不会亏本了,那么这个烂摊子要收拾就非常麻烦了。这个道理其实很容易想清楚,碰到这个硬钉子太太也没办法干脆就撂挑子不管了,不得不说她不管事情就好办了。我赶紧把建商约过来,让他不要和女人计较了,还是赶紧把房子搞完这样对大家都好,印度人也马上借坡下驴答应下来。我的诉求其实很简单,用最快的速度完成,因为只有房子完成获得入住许可,这时候才可以跟银行申请最终的房屋贷款。到房子最终验收的时候,又出了些小状况,这个建商忽然间找不到人了,这么成交文件就没办法完成,我心想他应该不会在这最后关头摆我们一道吧?还好隔天他总算出现了,很是疲惫的说得病进医院了。这个印度人其实我开始并没什么感觉,但后来一起来往多了,觉得还是个踏实做事的,只是建商都那样,房子盖好钱到手你就玩去吧。这里我还是多嘴说一句,如果是找人盖房子,还是要找那些有比较长历史的建商,千万不要光图便宜,另外即便中间出现争执,我个人认为应该尽量协商解决,如果真的铁了心要上法庭,那还是要等房子盖好之后再折腾,千万不要在房子还没完成的时候搞这个动作,那样对房主的伤害是最大的。
尽管一波三折但房子很快的就盖好了,盖好这个房子一共先付了总价大概一半的现金,盖好之后银行贷款是个非常大挑战。 这个时候实际上我们手里是三个房子,这个完全背离卖掉原来三个物业的初衷,本来是希望抛掉包袱寻机再战的,没想到这还不到一年的时间就背上被之前沉重得多的三座大山,到这个时候在新房已成现实不可逆转,那么卖掉素里这块地就变成唯一的选择。也是不幸中的大幸,这块地在短短时间里已经变得热门起来,如果不是这样,那估计自己要会死得非常痛苦和难看。但即便如此,因为手里已经没有了现金,而且我也不可能背这么多的贷款,这样卖掉素里这个房子就再也不是一个选择题,而是一道必答题甚至更确切的说是抢答题了。也因为这种无比紧迫的处境,使得在整个卖地过程中窘迫不已,差错不断,完完全全的大失方寸非常的被动和狼狈不堪。
下一篇再详细说一下这个卖地的过程,实在是不堪回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