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麻屋
在温哥华很多人因为买房子赚了钱,但其实这边有两种房子是最好别碰的,一种是大麻屋,另一种是有地下油罐的。这里先说一下大麻屋。
很久以前就听说过温哥华的大麻屋,当年很多香港移民来这边买了房子,后来回流就把房子租出去,结果有的人就把房子全部种上大麻。关于大麻屋有个误解,以为是在屋子里面种大麻才算,但其实只要在物业的范围里面,不管是在车库还是室外,只要发现了这个房子就会被登记成为大麻屋。这样的房子首先的麻烦是要把种过植物的地方完全拆除装修,并请专业的评估检验合格,这样才可以继续居住。大麻的种植环境需要潮湿和高温,所以很容易滋生霉菌,严重影响健康。另外的麻烦是这种房子绝大部分银行是不会提供贷款的。我们早几年曾经想买个大麻屋,当时的经纪就明确表示不接任何有条件的offer,并且推荐了一个银行的贷款经纪,说这个经纪是不多的有能力做这种贷款的,最终还是觉得太麻烦就放弃了。
大麻屋要去掉这个标签,唯一的可能就是推到重建,所以买这种房子的唯一标准就是价格是否很接近土地的价值,因为这种房子本身是不太有价值的。我的一个同事当年就买了一个这样的房子,他是一个当地白人,是个非常勤快也是很聪明和做事很认真的一个人。我刚到温哥华第一家公司他是我的主管,大家混得很熟。那个时候他已经在高贵林买了个旧房子,当时大家有时候会谈起买房的话题,他当时就给我说过一个不花一分钱就买到房子的做法。
这个零首付买房的做法,首先是要选择那些在市场很长时间,而且有硬伤的房子,就比如大麻屋。找到这种房源之后就找到屋主,提出可以按出价无条件购买,但要把成交价格提高15-20%,然后以维修房子的名义把钱返还给买家,靠这15%左右的现金去跟银行贷款。当时我听了这个方法真觉得很不错,但其中的风险也很明显。后来我这个朋友就用这种办法,买了一个很新的大麻屋。当时他告诉我这个房子是60万买的,房子离市区有一个小时的路程。这个房子成交到现在起码15年了,但那个区的房子升值不算太多,毕竟还是太远,而且还是个大麻屋,所以对估价影响很大。同时期如果是买在靠近市区的话,那大概应该是有三倍的升幅了。
谈到这个朋友,还有一个关于信用的问题。当年他到处去打听那个银行可以贷款,我那时候认识了一个做贷款很强的银行经纪,大家都是华人,混得比较熟,所以我也推荐了给我朋友。这个银行经纪帮他看过申请后就没帮他做,说信用太差,其中的一个原因就是提出贷款申请的次数太多。在这边每次申请贷款都会要求申请人同意去调查信用记录,一般人都没意识到如果信用记录查得太多是会很影响信用度的。中国有个关于算命的说法,叫一算一薄,真是形容的恰到好处。
说起信用的问题,顺便提一下我有一次申请信用卡被拒的往事。那年我们在盖房子,所以经常去买大件的东西,很多商店都有自己的信用卡,如果你开一张就给你一个很不错的折扣,这样一折下来可以省下很多钱,所以一下子新开了3-4张信用卡。这些卡都是没年费的,基本就用一次,买完东西把钱还了就再不用了。恰好这年经常去Costco买东西,Costco很奇怪,他们不收VISA的信用卡,所以每次都用的银行卡,就想着开一张Costco的信用卡方便些。结果居然被拒绝了,这很出乎我的认知,但这个卡又比较有用,于是就打电话去问是怎么回事。接电话的查了一下,就说可以直接告诉我原因,就是我那年忽然申请了很多张新的信用卡,因为一般正常的人不会短时间内忽然搞那么多新卡,通常会觉得这人出现财政问题了,所以要开很多新卡来刷。听完我也是觉得很无语了,不过那个客服说你不需要担心,这个只要过几个月再申请就可以了。
本来就想聊下大麻屋,还扯上信用卡了,自己也是没想到。